马科说完就奔后营行去,韩士臣领着一百家丁紧随其后,马智仁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兄长马智勇,也转身跟随马科离去。
…………
面对清军虏骑的袭扰,明军基本上还是以防御为主,他们盾兵躲避在战车之后,每逢箭雨袭来,便上前为炮手们遮蔽落下的箭矢。
不断有在后面装填完子药的火铳兵,被逼迫着回到战车后面的第一道防线上,虽大多并非情愿,但在马科家丁们的逼迫之下,却也无法。
但虏骑抛射而来的箭矢,还算易于遮挡躲避,即使被射中,也多不在要害之处,虽威势有些唬人,然威力却是不足。
不过,陆陆续续的也有一些鞑子甲兵,尤其是那些各旗的巴牙喇兵、葛布什贤兵,下马步战,他们三五成群的欺身到战车拒马前几十步内,不断以强弓射出一支支重箭。
惨叫声偶尔传来,每一声惨叫都惊得明军将士阵阵颤抖,炮手们也是畏畏缩缩、小心翼翼的检查装填炮子和药包。
虽然,明军的火铳兵和弓箭手也在拼命还击,不过骑马射箭之技,塞外胡人,有着天然的优势。
而明军之所以要大力发展火器与车营战术,究其原因也就是如此,骑马射箭之技无法与之比拟,便需另辟蹊径,一技之长克敌之短。
可惜,车营火器这么好的一个战术手段,却生生被大明诸将玩坏,甚至弃之不用!
那些清军中的重甲骑兵、巴牙喇、葛布什贤等兵,从数十步外射来一支支利箭,他们射得又准又狠,且专盯着明军将士的面门、眼睛等要害之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