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大明,竟是此种人物登堂入阁拜相,在内勾连宦臣,在外把持着朝廷政事,打压异己,贪污受贿,又如何能振奋朝纲,外抗强虏,内缴流贼?
随着王德化将这份弹劾奏疏送给内阁首辅张四知,他神情恭谨地俯身接过,展开细瞧起来。
原来是御史方同洲在奏章中弹劾张诚三大罪状:
其一,劾张诚在宣镇北路侵夺军屯田产,欺压军户,私收商税,贪财敛货;
其二,劾张诚在宣镇擅杀北路开平卫武官薛良清,谋杀宣府镇副总兵张国威;
其二,劾张诚援剿河南时,逗留不前,临战纳妾,致洛阳失陷贼手,封藩蒙难。
劾章的最后,方同洲还总结说张诚外表忠诚,实内心奸诈之人,其更是洛阳失陷,福藩蒙难的首罪,如此奸恶好色贪财之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张四知看罢轻轻的摇了摇头,淡淡说了句:“书生之见,腐儒之言罢了。”
千年不变的内阁次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陈演从他手里接过劾章,快速扫看了一遍,不发一言,就传给了东阁大学士魏照乘。
最后才传给兵部尚书陈新甲,他初时见崇祯皇帝见到劾章后盛怒不已,还以为是方同洲胆大妄为,又或是为求名声而弹劾君王陛下。
待得见到了劾章后,他才定下心来,同时暗骂这名叫方同洲的御史不识时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