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辽东军中威望素著,只这一声断喝,身旁众亲将家丁们都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噤,纷纷停止了抱怨,更是有些惶恐地向他看过来。
祖大寿冷然说道:“兵凶战危,但有一个不小心,就将重蹈大凌河之覆辙,洪督又岂能不慎重行之?
军国大事,洪督更是饱经战阵,自有他老人家的考量,更何况援兵也不是不来,只不过稍缓数日而已。”
他目光坚毅又冰冷的扫视着众人,道:“我听说那宣府张诚更是忠义过人,在崇祯十一年勤王之战时,先是箭射虏王多尔衮,又斩杀玛瞻、岳托二人,自此崭露头角。
如今也才几年光景,虽闻其在豫省剿贼,颇有些军功,便就此成了宣府副将,更领数万大军援辽,可见他定是有些本事。
就说前次大战,各军皆奋战不前,宣府杨总兵沙场老将,部下西边兵马更是悍勇,却也被鞑贼偷袭,分割包围。
独独这副将张诚率师进兵援救,更是在阵前斩杀鞑贼固山额真“巴图鲁”勇士准塔,如此武勇强悍者,放眼我大明还有几人能做到?
尔等如此背后偏排,若传到张总兵耳中,岂不恶了我等与宣大军关系?”
祖大寿能在辽东边镇崛起,更是数十年屹立不倒,最重要一点,便是明白人脉关系的重要,什么人该得罪,什么人不该得罪,他都有自己的判断!
自张诚在勤王之战时,崭露头角开始,祖大寿便对他注意起来,更是时常暗里将他与吴三桂作比较,毕竟他们二人年岁相仿,又都是年轻武将中的新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