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回师驻防高桥守御粮道虽有必要,但这人选也极为关键,必须要能熟悉宁锦一带地形,以及杏塔地方守军各将情况,如此就要求是辽镇老将才行。
只此一点,身为密云总兵的唐通就不合适了。
其实,还就属吴三桂最为合适不过,因为他乃是宁远团练总兵,又是祖大寿的外甥,对于宁、塔、杏诸处山岭地势极为清楚,更对各地守将也十分了解。
然吴三桂在辽镇诸将之中,所统兵马最众,也最为强劲,其俨然已成辽镇诸将的主心骨,此刻却又不易离开松山,恐前线兵力不足以应对虏贼。
再有剩下的马科虽未山海关总兵,但他也是洪承畴的陕军旧将,当年潼关南原之战后,因功升任的山海关总兵,随洪承畴一同出镇辽东。
毕竟不是辽东本地老将,到任时日无多,对宁远、塔山、杏山一带守军错综复杂的关系了解不深,又是威望不著,不利于坐镇高桥。
更何况,马科刚才闹了那么一出尴尬之事,
洪承畴沉吟不语,目光深邃的在诸将身上打转,片刻后,就停在了辽东总兵刘肇基的身上,久久不去。
刘肇基自然也已看出洪承畴眼中的期许之意,他本就一直担心,此番松锦之战中吴三桂立下大功,便很有可能会顶替他现在的位置。
而他虽有前时杏山城下大战鞑虏之功,不过,现在松锦之战才刚刚开始,将来如何还未可言说,谁又敢说吴三桂最后军功不会超越自己许多。
只因心中不能平静,对于外界诸将的争执都未曾在意,自然也没有想起自请镇守高桥一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