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练过《存神练气铭》后,陈阳就练起了《少林拳》,少林功夫讲求的劲道是轻、灵、粘、滚。由易至繁,返朴归真。练功需要踏踏实实地先练气、练意、练心,后以练拳事半功倍。少林功夫的特点在于手脚皆非伸直,都是弯曲旋转的。出拳时若伸得过直,就缺乏回旋的余地。所以发力时,并非以臂出拳,而是蹬脚借身体送拳。脚是根,腰是轴。手脚相合,肘膝相合,肩胯相合,心意相合,意气相合,气力相合。周身协调,出拳时就能自然而有力。陈阳反复练习,以意引气,用心地感觉力量运行轨道和力量爆发的情况。在不断地尝试下,终于打出一拳发岀“啪”的一声音爆声。代表陈阳的少林拳己臻大成境界,他不喜不悲地站在院子里,在脑海中不断地推演着、领悟着,良久才清醒过来,这就是武学中的顿悟?陈阳心中一阵窃喜。
接下来的几天里陈阳就把陈氏太极拳、武当伏魔掌、七十二路谭腿一一借鉴少林拳的突破方法,果然,触类旁通,把每套武学都已练至大成境界,真是一路通,路路皆通,陈阳高兴得手舞足蹈。
这段时间,陈阳对《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名著的进度很快,但理解上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中医是需要经过大量案例的实践和时间的沉淀,才能有所收获,这是急不来的,他暂时也不管它,只管看书先把它记在脑子里,以后再慢慢消化。
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终于把第二层书柜的医书看完。现在,陈阳每天就是给肖老爷子打下手,来印证自己在书本上学的和实际上的差距和变通。
今天碰上两个眩晕症的患者,肖老爷子展示中医同病异治的治疗方法。
第一位患者陈某,男,42岁。患眩晕时作时止已4年,至去年下半年眩晕加甚,至今年9月整天持续不止,耳鸣,恶心呕吐,容易感冒,舌淡苔白微黄,脉细弱。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5剂而愈。
第二位患者杨某,女,52岁。五年前起,发生头昏,面赤,目蒙,甚则眩晕不能行走,腰疼,膝痛,便易结,小便深黄,自觉“火大”,睡多梦,或失眠,方用:钩藤白芍当归汤加味,三剂而愈。
肖老爷子说:“破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作为中医师,应该会采药,制药,今天我们一起去药王山采药。”
于是师徒两人背上药筐,坐车来到药王山山脚下。
“阳阳,你知道今天我们能采哪些草药啊?”肖老爷子有点考究的味道。
“秋季可以采野菊花、夏枯草、青蒿、旱莲草、墨旱莲、沙参、白茅花、大蓟草、紫苏叶、牡丹皮、防已、牛蒡子等。全年可采芦根、石蒜、鲜竹叶、白茅根、侧柏全叶、天竺叶、枇杷叶、蝴蝶花、贯众、木槿皮、卷柏、巴豆根、杜仲、骨碎补等等。”陈阳不慌不忙地回答。
肖老爷子和陈阳两个人背着竹筐在山间行走着,看到药草和野菜就会将它们采下来放进身后的竹筐。这里肖老爷子以前每个季节都会来几天,所以药王山的环境很熟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