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得到的人才虽然不少,也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准备妥当了。这肯定还得有一个适配的过程。
除了相关人才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工业基础配套。虽然那年头很多机械构造都比较粗糙,包括绝大部分工业机床,都是以手动为主的,离自主机械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
发动机这种东西,一直都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想要生产出各格的发动机,不光要有合格的工业基础,在材料学方面,也要有很强的技术储备才行。
每一项,都会面临不小的困难。
温三想到这些,心里隐隐有些明白,为何D国高层会如此大方了。估计他们料定温三就算拿到相关技术图纸,也很难生产出这些武器装备来。
这可不是结构相对简单的机械,技术含量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再结合汉斯提出一堆的限制条件,温三心里已经明白他们打的什么算盘了。
不过有一点儿,温三还是没有料到。那就是他们将会在核心部件(发动机)的技术图纸上动手脚。
温三手上的相关人才本来就很少,如果看不出相关问题的话,真有可能拿到手都是一堆废纸。
不管将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但温三对当前的交换协议还是相当满意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