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三多方分析之下,王铭章只得留下来。守城是他的强项,有他坐镇徐州,温三心里才踏实。到时就算有鬼子进犯,也能坚持到他大军回援。
两位前辈全程都没有发言,他们对温三准备亲临前线指挥也有些不大理解。但从温三看待问题的角度,以及对各部的安排,还是非常认可的。
温三已经多次用事实证明,他强大的指挥作战能力,不是吹出来的。
或许手下将领还达不到温三的高度,但也展现出来了极强的军事素养,比起其它部队同级别的将领来讲,也是不输分毫了。
第二天,准备妥当的温三就率部启程了。
两位前辈也分开,其中一位留在徐州等候正往这边赶来的部队,另一位则是跟着温三一路往前,准备亲自观摩一下温三的现场指挥作战能力。
对此,温三心里感觉很有压力。他们都是军事谋略的大家。在他们眼前,有种关公门前耍大刀的感觉。
但是温三必须咬牙绷住了,这个时候,自然不会掉了链子。
温三的部队推进不快不慢,求就是一个"稳"字。
几天之后,温三已经追上了周江,谢洪军;又过了两天,南路大军已经抵达灌云,与中路大军相隔已经在30公里范围之内了。
北线,王志兵率部也到达了临沂外围,并且已经发现了鬼子新建立起来的防线,随时都可以投入兵力进行强攻。
温三让王志兵暂时不要着急,他立刻派出210师前出临沐县,斩断临沂和连云港两地之间的联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