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鬯一愣,旁边的潘耀明也呆住了,刚要找补两句。
魏明继续道:“我的目的比较功利,为了尽快了解香港,创作香港相关的剧本和歌曲,所以有段时间大量了香港的文学作品,而香港哪有什么真正的文学啊,刘以鬯作品除外。”
魏明这话评价算是相当高了,香港是文化沙漠,这话不假,所以底蕴不足,通俗文学盛行,这方面以金庸为代表。
而搞严肃文学的就少多了,在香港严肃文学领域能够跟选一个跟金庸相提并论的恐怕只有刘以鬯了。
他被誉为“香港文坛教父”,其中《酒徒》被誉为中国第一部意识流,王家卫是他的铁杆拥趸,受他的作品影响很深。
什么《花样年华》《2046》,就像是影像化的刘以鬯作品。
这也是魏明谈不上多么喜欢的原因,因为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懂。
魏明说的坦诚,刘以鬯并不生气,他也表达了对魏明作品的看法。
“我最喜欢的就是你最新的那部《阳光灿烂的日子》,虚虚实实,就像是青春一样。”这部在《十月》发布不久就被《文汇报》转载了,香港也能看到。
这时飞机起飞,潘耀明为了方便大陆香港两位文坛老少聊天,特意换了位置,让他们俩坐在一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