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苏主编也是四川人,所以对魏明有种额外的感激之情。
当看完这部足有8万字的中篇《阳光灿烂的日子》后,苏予评价道:“语言风格有种看《双驴记》的感觉,但故事更完整,创作手法和表达手段也更激进了。”
她用了“激进”两个字,意指这部跟现有严肃文学风格存在巨大的差异,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表达的主题,都让人觉得新和猛。
魏明这部虽然来自王硕的《动物凶猛》,但故事更接近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不过又融合了不少梅文化的个人成长经历以及魏明这个旁观者对那个时代的大院子弟的评价。
虽然这篇有它自己的历史背景,也就是那几年,但跟反应那个时间段的主流不同,通篇近十万言,讲的不过是一个少年的青春期经历以及幻想。
而那层背景就像是烈日下炙烤的大地,显得刺眼又模糊。
“那能发吗?”魏明不问要不要改,如果大方向要改,他可以换家杂志。
“当然,这么好的,我已经能想象到读者看到这篇后的反应了。”苏予直接道,不仅要发,而且不等了,直接就放在9月刊,稿费也是定格的千字十块。
另外这部不算短,之后还能发单行本。
她觉得《十月》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上个月《十月》发表了张洁的那部长篇《沉重的翅膀·上》,是中国反映四化建设、工业改革的第一部长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