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章:1991年的春风 (2 / 9)

作者:水晶咕咾肉 最后更新:2025/7/19 4:44:01
        为什么?原因也很简单,这些百货商场不是国企就是集体企业,仅仅只是撤一个柜台,它们就足足花了一年时间,这些百货商场的经理不说个个有徐总的水平,但绝对不会差太多,不可能看不到超市的销售模式对柜台销售模式是降维打击。

        为什么不跟进?

        做不到而已,在体制内做事就是这样,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各方掣肘之下,别说是改革了,稍微改动一下都已经拼尽了全力。

        这个三包政策就更不用说了,涉及到销售、售后、采购、厂家各个环节,但凡有一个环节没有衔接好,都不可能执行到位。

        虽说南京路上这些百货商场也都推出了一些过年的活动,比如抽奖,送冰箱送彩电之类的,可效果并不好,跟虚无缥缈的中奖率比起来,还是三包政策更实在。

        于是,从2月8号开始,万象广场的冰箱彩电这类家用电器,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像熊猫牌电视,创造出了一天卖掉1800台的销售记录,一举拿到了上海名牌的商标,熊猫电视的厂商代表笑得脸都要歪了,一个劲的握着秦浩的手说谢谢,都快四十的大老爷们哭得那叫一个稀里哗啦。

        不止是家用电器,服装品类也创造了新纪录,卖得最火的依旧是国外品牌梦特娇,不过也有几个国产品牌卖得不错,相继拿到了上海名牌的商标。

        一时间,更多厂商蜂拥而至,除了提升销量赚钱之外,更多的是要提升名气,现在全国的商场都在盯着万象广场,或模仿或学习,只要产品上了万象广场的货架,就相当于有了一张名片,进驻全国各地的商场时,都有了主动权。

        一些厂商甚至喊出了:宁愿亏钱,也要进万象的口号。

        「啧啧,阿浩这生意做的,真是不得了,这一天下来,估计得好上千万流水了吧?」

        阿宝在和平饭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