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章:李安澜 (6 / 7)

作者:水晶咕咾肉 最后更新:2025/7/19 4:44:01
        书房外依旧有人把守,不过都是老熟人,这些都是左武卫受伤退下来的士卒,其中有一个还是秦浩亲手救过来的,自然没有阻拦。

        秦浩推开书房门的时候,云烨以掩耳不及盗铃之势盖住书桌上的一幅画,不过秦浩还是看到了其中的内容。

        “敢在皇帝脸上画乌龟,你小子也不怕百骑司的密探向他汇报。”云烨见来人是秦浩,暗暗松了口气:“谁让他说话不算数来着,明明跟师兄你说书院有什么需求可以直接跟他提,可每次申请都会被房玄龄他们搁置,还说什么刚刚剿灭突厥,国库空虚,日后再补,我看他们分明就是怕书院发展起来,抢了他们的饭碗!”前方战场,李靖以三千骑兵大破颉利军营的事迹固然值得称道,但后方为了筹措粮草辎重也同样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怎样才能在物资极其匮乏的情况下,让前方十万大军不挨饿,有冬衣穿,这就很考验施政能力了。

        搜刮得狠了,老百姓不干,隋末的乱局就是血淋淋的教训。而书院学生在秦浩的带领下,通过精细化的数据分析和管控,帮杜如晦省去了不少麻烦,原本这是件好事,可事后回过味来,杜如晦这些文臣难免有些后怕。

        这些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实在是太惊人了,而且他们入学仅仅只有不到四个月,若是等将来他们完成学业毕业,又会是怎样的惊才绝艳?

        更加可怕的是,三年之后,书院每年都会有一批学生毕业,或许这些学生一时还无法取代他们的位置,可再过个几年呢?

        于是,以杜如晦为首的一众文臣,几乎是心照不宣的做了两件事。一件就是尽量拖延书院的各项申请,一件就是私底下给秦浩送礼,想将家里的孩子送到书院就读。

        两件事看起来很矛盾,但这就是大多数人在面对新兴事物时的表现,既恐惧改变,又想从中攫取好处,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师兄,真要让那些文臣的孩子下一批进入书院?”云烨郁闷的道。秦浩淡然院是什么样的规划了,若只是做一个普通的书院,教书育人,自然可以怎么高兴怎么来,可若是想让书院成为大唐第一书院,从而推动整个大唐帝国前进,就需要将更多人绑上这架马车。”只有让那些文臣跟书院成为利益共同体,才能让掣肘变成助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