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接过报纸,皱着眉头读道:“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读着读着,脸上渐渐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看懂了吗?“商人笑眯眯地问。
年轻人点点头,兴奋地解释道:“这篇文章通篇都是''shi''的音,用汉字写出来意思是:有一个姓施的诗人,住在石头屋子里,特别喜欢吃狮子“
他指着报纸:“可如果用拉丁字母写,就全都是''shi'',谁知道在说什么?“
茶楼里的其他食客闻言,纷纷围过来看热闹。一个穿着长衫的老学究戴上老花镜,仔细读完后拍案叫绝:“妙哉!此文言简意赅,却又暗藏玄机,难怪那些提倡拉丁化的人都翻译不了!“
“这位白子瀚先生能在那么短时间里,写出这通篇同音的奇文来,当真大才!“商人感叹道。
旁边一个戴金丝眼镜的青年附和:“若不是大才,又怎能编写出新版数理化三科教科书?我读过他编的代数教材,比之前的教科书通俗易懂多了。“
《施氏食狮史》的传播,让底层民众对秦浩的支持与日俱增。市井之间,人们茶余饭后都在谈论这篇文章,甚至有小贩将文章抄在木板上,摆在摊位前招揽生意。
施氏食狮史登报后底层民众支持秦浩的越来越多,但是却引来了大量文坛大家的口诛笔伐,钱玄同直接在新青年发表文章进行驳斥:“文言文本就不利于传播,像施氏食狮史这样的文章完全就是秀技之作,文字要推广发展,必须与口语契合,让人会说就会写,汉字明显不具备这样的特性,必须废止。”
这一观点立即得到了鲁迅、胡适等文坛大家的支持。各大报刊上,关于汉字存废的论战愈演愈烈,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就在外界吵得不可开交之际,作为当事人的秦浩却突然销声匿迹。记者们寻遍北京各大旅馆,都找不到他的踪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