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未曾预料,他闭门造车的“基础机械工程”、“基础计算数学”、“基础化学工程”三本工科入门教程,在关中大学引发的不仅是学习风潮的转变,更是在整个陕西乃至更广阔的天地掀起了一场无声却深远的波澜。
这三本书的名字如野火般传播出去。先是西安城内其他院校的学生闻风而至,或借阅,或求购;继而在短短三个月内,知识渴望的星火竟成燎原之势,从西安的城墙根蔓延至整个三秦大地。
这股热潮自然引起了书商敏锐的嗅觉。首先是西安本地几家规模尚可的书局掌柜,登门拜访,小心翼翼地提出合作的请求。
对于这种既能传播知识、为国家培育急需的理工人才火种,又能为自己带来正当收益的双赢之事,秦浩自然不会拒绝。
他甚至给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低廉版权价格,近乎半卖半送。
“书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囤积居奇的。能多印一本,或许就多一份改变的可能。”
他对感激涕零的书商们如是说。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来自SX省内外的书商蜂拥至西安,小小的副校长办公室门庭若市。
更有甚者,一些精于此道的“精明”商人嗅到了其中的暴利,在正版书籍还未来得及铺向全国时,粗制滥造、错漏百出的手抄盗版书已在各地市井悄然流通,封面上赫然印着秦浩的大名。
这股热潮之汹涌,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包括秦浩自己都没想到,在识字率只有不到10%的民国,这三本门槛不低的理工科教程,居然会如此热销。
这天午后,秦浩刚刚处理完学年初繁杂的行政事务,略带疲惫地回到他的办公室,刚想坐下倒杯茶,门外便响起轻轻的叩门声。一位穿着深绿色制服的邮差恭敬地递进一封来自北平的信件。
拆开信封,展开信纸,落款赫然是蔡先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