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9点30分,港股正式开盘。
杨氏地产的股价就出现了小幅度的下跌,不过很快,一些小的抛单就被吃下,对杨氏地产的股价影响并不大。
与此同时,杨氏地产也放出了利好消息,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根据财报上显示,杨氏地产第三季度的整体营业额为35亿港币,季度利润达到2.8亿港币,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很快就稳定了市场信心。
接下来的两天,杨氏地产的股价果然逆势上涨,虽然涨幅速度并不算太多,但能够在整体大跌的大环境下取得这样的成绩,让杨氏地产获得了不小的关注度,一些香港股民开始尝试入手这支股票。
这也直接导致杨氏地产的市值不仅重新回到了120亿港币的关口,而且出现了更上一层楼的架势。
然而,一个礼拜过去,当杨氏地产的市值涨到140亿港币时,香港一些小道报纸上开始出现关于杨氏地产的负面新闻,这些新闻中披露杨氏地产的第三季度财报造假,实际销售额跟利润根本就没有财报上公布的那么多,而且还指出杨氏地产其他一些违规现象。
虽然这些报纸都是一些花边小报,单个发行量并不算太多,但架不住数量多啊,一些股民见状开始产生动摇,信心这玩意是相当脆弱的,说没它就没了,对于小股民来说,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让他们提前跑路。
于是,经历了一个礼拜的上涨后,杨氏地产迎来了一波大跌,从最高峰的150亿市值,直接掉到了101亿港币,跌幅看起来还是相当吓人的。
而秦浩早已趁机将手里的15亿港币换做了“筹码”,此前他推波助澜帮助杨氏地产上涨了一个礼拜,再放出小道消息打压股价,就是为了在高位套现,同时再低价抄底。
经过这么一换手,秦浩足足赚了3亿港币,当然他的主要目标并不是赚钱,而是阻击杨氏地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