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油是这么榨出来的。”
工人们都目光火热的看着这一幕,从那些澹黄色的液体当中,他们看到了对未来的希望。
第一批豆油、花生油生产出来,经过罐装趁着大雪封路之前送到了京城,这也是之前在陕北就打好的路子,只不过陕北那边的产量不足,满足不了那边的需求,新工厂的产量是陕北的两倍,直接就被包圆了。
十一月份的第一场雪来临,整个“北大荒”就像是被封印了一般,白雪皑皑的一片,尽显荒凉。
时光轮转,十年时间转瞬即逝。
在这十年里,秦浩的知青工厂已经成为北方最大的植物油供应商,几乎垄断了半个北方市场。
特别是“北大荒”的新工厂,规模已经超过了许多国有工厂,这也引起了不少社会上的舆论,知青工厂的性质再次成了舆论的焦点。
究竟小集体企业该不该存在也成了双方争论的话题,一时间,秦浩也被卷入了舆论风波当中。
不过秦浩并没有停下步伐,相反,又在南方开设了第三、第四分厂,招募的知青工人已经破万。
当然,除了扩大规模之外,秦浩最注重的是技术的积累,在这个特殊时期,有不少知识分子都被打成了臭老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