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倒把陈继泽给问愣了,装甲部队还能走什么路子?不就是以强大的火力和防护性突破敌人阵地,支援步兵进攻吗。
心中虽然有些疑惑,不过他还是一老一实讲出了自己的认知:
“坦克应当作为步兵的支援性武器伴随步兵进行联合作战,我把装甲旅当成一个铁爪,用来撕开在坦克支援下步兵师从敌人防线上打开的缺口,以此扩大战果同时减少步兵攻坚所带来的损失。”
廖铭禹听完只是不置可否的点点头,他的想法和早期美军对坦克的战术理念十分一致,都认为坦克是伴随步兵行动的利器,但他们都忽略了坦克集群作战所带来的可怕优势。
在诺曼底登陆时,美军的坦克依然是支援步兵的武器,没能形成向前推进的装甲集群。美军一直到1944年才对步坦协同战术的实施作出调整,每一个步兵团将搭配一个坦克营,坦克将被集中起来充当步兵团进攻的先锋,用坦克来为步兵的前进清除障碍。
而从前面几次作战经验来看,大部分装甲部队行动都是在步兵的掩护下进行的,一方面是因为数量少,还有一方面受限于地形的影响,很少有坦克集群进攻的案例。
“鉴于缅甸北部的地形,装甲部队没办法完全展开,我也在考虑后面再组建一个轻步兵团加入你们旅,步坦协同的确要多加训练。”
“明白,请钧座放心。”陈继泽表情肃穆,认真回答道。
步坦协同…如果从字面上理解,这一战术很简单,那就是步兵跟在坦克左右一起冲就行了。
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解释步坦协同,那就是步兵以坦克为中心向前推进,坦克为步兵开辟道路,阻挡敌方火力的袭击。
而步兵需要时刻观察周围的环境,防止敌方步兵突袭坦克,清除路面的反坦克地雷等,为坦克的安全保驾护航。坦克一直充当开路先锋的角色,而步兵就是坦克火力的延伸,负责扩大战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