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二十八章 阴云密布 (2 / 3)

作者:行走的大羊腿 最后更新:2025/7/25 13:37:44
        为了安抚孙立人,老蒋私下许诺会让他担任新一军与新六军的兵团总司令,等到第九战区真的扛不住了,再让他带着新军团加入战斗。

        之所以现在不让他们上战场,老蒋也有自己的打算,好钢嘛,得用在刀刃上,等小鬼子被薛岳那边的六个集团军消耗够了再上去那不是事半功倍?

        毕竟第九战区已经有三十多万人了,现在又把霍揆彰的二十集团军调过去了,要是这么多部队都挡不住小鬼子的铁蹄,那派不派驻印军对结果的影响都不大,可能强塞过去反而会因为部队数量过于庞大,指造成挥失调而得不偿失。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日本人拿下了湖南,那他们肯定也会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这个时候驻印军再神兵天降般以绝对的火力优势反推,或许会有更佳的意外收获呢。

        老蒋的想法就是这样,嫡系精锐都是宝贝,能不死一个都别浪费,反之那些杂牌军就是后娘养的,死一千一万个都不心疼。

        反正老蒋现在不着急了,拖廖铭禹的福,让他能从滇西抽调出近二十万的部队支援国内战场,与历史相比,日本人这回要面临的压力变得空前巨大。

        另一方面,不管是驻印军还是廖铭禹的部队,他们基本都沿用的是美式装备和打法,国府高层也看出了其中的作战优势,相比于战前被人捧上天的德械师,美械武器带来的时代差距实在太诱人了。

        所以老蒋一边着手美械部队的整训,一边向大洋彼岸的美国佬伸手要枪要炮。

        和他抱着一样想法的还有廖铭禹,不过两人的待遇却是截然不同。

        前者不停向印支盟军方面提要求,希望得到更多的军事支援,但回应他的却是各种推脱和理由,每个月只有1.5吨的运输量,加上空中线路也不到3吨,相比于重夺滇缅公路前得到的提升并不算太多。

        造成物资运输缓慢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因为路途遥远,国际援助先从海上到印度,然后经过密支那、走八莫过南坎,再经滇缅公路到滇西最后送至国内大后方,上千公里的路程运输难度可想而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