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科创投资的模式,奥尔德林那边打多少,我们按照同等金额稍微上浮一点打给他。
两边加起来也接近10亿rmb了。
不需要他做多好,能完成载人航天和探测器登月,那我们像NASA扶持SpaceX一样,我们也扶持一个原体系外的航天企业也不是不行。
既然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证明自己,那我们帮你把舞台再搭建的好一点,他自己要是做不到那就别怪我们不支持他的航天梦想了。”
大佬们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
从国家层面,五千万rmb根本不算什么。
国家层面对科学家的扶持从某种层面来说,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
2008年的时候,水木就舍得斥巨资给施一公买一台当时最先进的冷冻电镜TitanKrios。
这里的巨资是140万美元,但要考虑到当时可是2008年,那时候水木买的这台是亚洲首台,全球也不超过10台。
后面量子国盾能顺利在科创板上市,你很难说这和背后的院士潘建伟无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