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准备转入第二阶段”
场间众人秒懂指令,颔首回应后便各司其职,如精密齿轮般启动运转。
若说第一阶段“讲故事”是依托深度研究与情报构建叙事框架,那么第二阶段的多维出击,其核心便是以“讲道理”动摇既有认知。
7月下旬的某天,消息是从几个核心财经论坛和微信群流出的。
起初是几篇源自知名独立研究机构的分析文章,在核心财经论坛与专业微信群间流传。
《解构蚂蚁:科技独角兽的金融内核与监管套利》
《高杠杆下的繁荣:蚂蚁模式风险传导机制分析》
内容充斥着复杂的模型架构、晦涩的专业术语与密集的数据援引——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面向金融圈层的“内部对话”。
这些文章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券商分析师、基金经理和行业研究员的邮箱与群聊中无声流转,尚未激起大众层面的波澜。
但某些敏锐的观察者已然捕捉到信号:几位素来言辞谨慎的首席经济学家,在转发这些报告时,所附的短评竟带着一种不同寻常的谨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