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米岸芯昇联合发表了一篇声明以正视听,标题尽显霸气——《你们做不到,不代表我不可以!》:
「一、关于制造工艺“代差疑云”的说明米岸芯昇自2011年筹建之初,即明确“跳代攻坚”战略,在张汝京、梁孟松等半导体专家主导下,跳过32nm节点,直接攻关22nm/14nm工艺。
核心突破源于两方面支持:
科研合力:梁孟松博士先后在台积电和三星有过丰富的芯片研发经历和成果,以他为首的米岸芯昇技术专家团队,包括台积电、三星、海思前核心技术骨干,人数接近500名。
并且联合中科院微电子所、复旦大学等机构,集中突破光刻胶、EDA工具等“卡脖子”环节;
百亿级持续投入:小米集团与彼岸集团五年来累计投入超300亿人民币,保障研发连续性;
二、关于研发周期的质疑华为海思“9年迭代”与米岸芯昇“5年突破”的本质差异在于:
技术代际起点不同:米岸芯昇起步于45nm量产线,直接承接成熟设备与专利;
生态链反哺:小米家电生态链百万级订单支撑产线爬坡,快速摊薄研发成本;
三、关于“公版架构”与自研的定义玄戒O1并未采用Arm的CSS(定制子系统解决方案)服务,网络上传言纯属无稽之谈。
而是采用了Arm授权的最新CPU与GPUIP,整个多核设计、系统互联、后端物理实现,全是独立完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