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80年代开拓者使用的防守策略很像,在比赛的某些阶段突然加强防守强度,一波拉开分数后,再降低强度慢慢打。
那时候开拓者是锋线型球队,高大,强壮,勇猛,全场压迫力非常强,甘国阳经常扑到三分线围猎对手的持球人。
现在甘国阳更多蹲在三秒区作为最后一道屏障,反倒是年轻的超音速,到了每一节的关键时段,开始提升强度。
开拓者的失误开始增多,而最让现场球迷和鲍比-贝尔曼感到着急的事,球没办法及时传到甘国阳手里。
超音速队知道,一旦让阿甘拿到球,防守就失败了百分之八十,所以要取得防守成功,一定要阻止甘国阳接球。
哪怕甘国阳想在比较浅的位置拿球,超音速依旧严防,甚至不惜让三秒区洞门打开,放任开拓者空切、反跑到篮下。
他们的锋线球员会用速度和爆发力及时进行轮转补防,迈克尔-凯奇、肖恩-坎普在比赛中多次上演的追防盖帽的好戏。
这是甘国阳作为一个中锋球员最大的缺陷,他需要喂球,需要外线的球权支持。
在联盟禁止孤立单打后,这一直都是开拓者着力研究的战术课题。
当然,他可以选择在更加靠外的位置接球,三分线外,甚至在中圈附近。
甘国阳在三分线外一样可以杀死对手,但效率肯定比在篮下要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