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本月最后一次请假外加聊个天 (2 / 5)

作者:不爱吃草的羊 最后更新:2025/8/8 22:52:38
        嘛,总是比较夸张的,而且对80、90年代NBA有过深入了解后,会有一个祛魅的过程,了解到那个年代的篮球水平和现在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阿甘毕竟是一个用2011年篮球水平进行建模的运动员,他在某些方面超时代的强是理所当然的。

        从90年代开始,NBA发展变化很快,和现在相比已经是两种规则,比赛看的多的人都知道,规则、尺度对打法、胜负的影响有多大。

        如果非要关公战秦琼,将很难进行客观评判,大家玩的根本是两种游戏。

        而且,我一直认为,体育运动虽然在不断发展进步,但并不是总是直线向前,发展到最后会有一个边际效应。

        NBA50、60、70、80属于大踏步向前,每十年都会有质的提升,到90年进入一个巅峰,再往后依旧在提升,但你很难说有质的提升了,甚至有些人认为在倒退,这并非毫无道理。

        我对NBA古早球员、球队的理解,基本上遵循一个“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过程。

        早期只知道皮毛,看部分国内写手、媒体一顿乱吹,一场比赛没看过,光凭天花乱坠的文字和传说,秉持着“越老武功越高”的传统武侠价值观,觉得以前的球星老厉害了,厚古薄今。

        后来懂了一些,看了真实的比赛录像,查了数据,了解那时候的比赛环境,感觉自己上当了,祛魅了,不过如此,都是老古董。

        真正深入了解,理解篮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游戏,NBA联盟究竟怎么筚路蓝缕杀出一条血路发展起来,那个年代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明白,什么是体育精神,什么是商业精神,以及篮球这个游戏魅力何在。

        这时,已经不再在意厚古薄今还是厚今薄古的问题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