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章 各取所需的好交易 (2 / 14)

作者:不爱吃草的羊 最后更新:2025/8/8 22:52:38
        在巴格利因为肩膀脱臼而缺席时,丹尼斯-约翰逊又以很高的水准回到赛场首发,起到了老将的粘合作用。

        虽然凯尔特人首轮遭到了纽约尼克斯的淘汰,导致全队上下备受打击,但这并不是丹尼斯-约翰逊的问题。

        绿军在常规赛依旧拿下了52胜30负的不错成绩——这比某些赛季的冠军球队战绩还要出色。

        这也是凯尔特人管理层当下最痛苦和困扰的问题:如果他们维持老将为核心的阵容,在常规赛他们依旧具备很强的竞争力,50胜不在话下。

        可是到了季后赛,在东部他们已然不是底特律活塞、芝加哥公牛,乃至纽约尼克斯的对手,冠军变成了一种奢望。

        究竟是维持这种老旧但尚且稳固的骨架,继续这样腐烂下去直到皮肉全都消亡,还是抛去过去的辉煌历史,全部推倒重建,这道选择难题摆在凯尔特人管理层面前。

        在决定球队命运道路的选择题上,1985年成为凯尔特人总经理,参与了马奎斯-约翰逊交易的简-沃尔克,没有太多的犹豫,选择了第一条路。

        这几乎是一种必然,虽然第二条路远远看去宽阔、明朗,有许许多多未知的风景,但沃尔克知道,那条路的路口竖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此路不通”,旁边有一道深深的雪茄烫痕。

        那是红衣主教里德-奥尔巴赫留下的。

        只要里德-奥尔巴赫在,凯尔特人的建队、处事风格不会轻易变动。

        奥尔巴赫不喜欢交易,尤其不喜欢交易得到其它城市已经成名的球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