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六章 反英雄 (2 / 8)

作者:不爱吃草的羊 最后更新:2025/8/8 22:52:38
        他心理问题已经达到了精神分裂的地步,直接幻化出了另外一个人格,推动着他完成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

        这部反映了当时美国现代社会城市男性群体的一种“男子气概”焦虑,在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古典英雄的强硬、肌肉、义气、冒险精神,越来越成为一种幻想,一种只能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镜花水月。

        男人们只能在文艺作品、电影、电视剧、,以及体育赛场上见证古典英雄的存在,当他们关上电视,第二天被闹钟叫醒穿上工装、领带,坐着车子去写字楼、工厂上班,下班后又面对无穷无尽的家庭琐事、夫妻摩擦、孩子的哭闹时,现实一次次告诉他们,英雄的时代结束了,没有谁是超人。

        消费主义的大潮更是让金钱成为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谁赚了更多钱,买了更好的车,住上更好的房子,谁就是成功的,拥有地位。

        而传统英雄身上的那些美德,譬如善良富于同情心,在人们看来成了软弱、无能,助人为乐,打抱不平的精神,变成了社会不安定因子,勇于探索和冒险得到的评价会是“有什么意义,又不能赚钱”。

        这种社会风潮下,有些人试图重新树立起传统英雄的形象但响应者寥寥,而更多地人,尤其是年轻人干脆反对传统,朝着那些传统的英雄竖起中指,与其一起被挑战的还有传统的规则,以及整个社会权威。

        《搏击俱乐部》是其中的代表,的作者查克-帕拉纽克是俄勒冈波特兰人,毕业于俄勒冈大学,毫无意外,他是波特兰开拓者以及阿甘的球迷。

        成名后,引起了文艺界的广泛讨论,查克-帕拉纽克在被问到“泰勒-德顿的形象是如何被创立”的时候,查克-帕拉纽克提到“我参考了阿甘的形象,我敢说,阿甘是每个波特兰男孩的梦想,从他1985年把比尔-兰比尔摔倒在地开始就是,我现在回想起阿甘那些激动人心的比赛,都会浑身颤抖。”

        “不过当我过了30岁,开始每天为了生计繁忙时,我清楚我永远成不了阿甘,连他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然后有一天,我也想不起来是哪一天,可能是30岁零245天,或者31岁零8天,我青年时期对英雄的所有幻想都消失了,当我突然意识到这一点时,可能他已经消失有一段时间了,就像里泰勒-德顿不见了一样。”

        “当然,我依旧是阿甘的球迷,我永远支持他,我很开心他复出,我写的动力就是能买票去看他的比赛。但我相信,不会再有第二个阿甘了。”

        帕拉纽克不忘补充,明确自己是波特兰开拓者和阿甘球迷的身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