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一章 终点线 (3 / 27)

作者:不爱吃草的羊 最后更新:2025/8/8 22:52:38
        尤其进入90年代后,斯特恩逐步将NBA打造成适合中产阶级家庭带孩子周末来体验美妙体育生活的乐园,NBA比赛的宿敌、火药味就越来越淡了。

        当然,美国人有自己的篮球精神故园,不在NBA,而是在大学,那里才是真正团结社区和家庭的地方。

        但是在波特兰不同,开拓者狂热(Bzermania)不是一句空话,这支球队是所有波特兰人的精神柱梁。

        70年代开拓者刚刚在波特兰这个西北小城市扎根下来时,其他球队还在为卖出一张球票绞尽脑汁、祈求呐喊,开拓者已经把纪念体育馆的票卖到场场售罄,绝无空席——从1970年至今已经23年时间,他们的体育馆从未有剩票的情况出现。

        其他城市的球迷往往纠结于看棒球、橄榄球还是冰球,篮球是波特兰人唯一的选择。

        每年季后赛,波特兰当地的部分中小学都会组织“为你最喜爱的球队写信”的活动。

        基本上上万封的信都是写给开拓者的,每年收到的信件可以铺满整座纪念体育馆。

        而这些学生未来长大、成人后,就是开拓者铁杆的球迷,伴随他的家人一道为球队摇旗呐喊。

        甘国阳的到来无疑大大强化了这种忠诚,那些1986年享受夺冠狂欢的17、18岁大学青年,到1993年很多已是工作、成家的成年人。

        他们拥有更强的消费能力,成为开拓者球迷的中坚力量,为开拓者的每一次辉煌成就欢呼。

        而那些年纪更大或者更小的,都在一次又一次胜利和一个又一个的冠军中,成为最忠诚的拥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