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峡本身地形也非常特殊相较于周边区域,地势狭长而下陷。
整体看上去,就像是巨人穿着一只前后如梭形的鞋子踩在大地上,遗留下的脚印。
除了八条进出较为便利的通道,其他方向都非常陡峭难行。
这么一个所在,之所以会自发成为大量沙匪集散交易之地,主要是因为在这峡地之内有一个终年不枯的、因地泉喷涌而形成的水潭。
不仅可供人马使用,而且味道颇为甘甜清冽。
在这峡地之内,建筑并不算多,可因为缺乏统一规划,道路曲曲折折,有的地方甚至不能称之为道路,而是在一栋又一栋建筑之间形成的宽窄不一,曲直不一的“缝隙”。
建筑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
有的直接在峡地周围的陡峭的崖壁上挖洞。
这些主要分散在野狼峡最外围。
有的用不规则的、质地也不统一,仿佛随处捡来的石头,以及同样非常粗糙随意、仿佛东拼西凑出来的原木拼搭而成。
这些“乱七八糟”的棚屋陋居充塞在峡地各处,是野狼峡“草率”风格得以形成的“元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