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若将目光看向从他们体内散发出的“波纹”之上,无一例外,在某个频段都起了特别的变化。
而身体出现不同表征变化的,反应在“波纹”上,同样出现了某种细微的变化。
耿煊嘴角忍不住浮出一丝笑意。
他感到喜悦,倒不是挖出了藏在队伍中的“毒瘤”。
而是,这样清晰的对照组,让他成功将“波纹”中不同频段的变化,与身体层面,乃至精神层面的变化对应起来。
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已经摸到了“读心”的门槛。
以后,只要按照类似的办法,设计更多的对照组,他就可以更精确的锁定,这些频段“波纹”的不同变化,分别对应其人什么样的反应,以及内心什么样的情绪变化。
如果说,人心都是一个他人无法解读的黑箱。
那么现在,耿煊已经得到了打开这个箱子的钥匙。
这才是让耿煊最感高兴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