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紧紧依附于重剑战兵,吴益心腹的周围,扩大了基本盘。
这让他们对各支队伍的掌控力大幅度提升。
可即便如此,这种依靠高压震慑维持的队伍,在具体的战术执行层面,是远不能与己方各支小队相提并论的。
可己方却就是在这样的优势下,交出了一个双方战损相差不大的成绩单。
在蒋弘毅看来,这是“临战堂”无法推卸的失败。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以他和洪铨为首的“临战堂”在整体指挥上的稚嫩和生涩。
面对敌方的出手,不能说他们的应手有多差,细究每一步,看上去也算是有章法。
可若将眼界放大到全局,经常出现被对方牵着走,不知不觉掉进坑里的局面。
己方战线经常在连续多次的应手之后出现不受控的撕扯,主动将薄弱处暴露出来。
己方战力的大规模折损,多半都是出现在这个时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