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色彩感受”,对应着不同的“波纹”变化。
而不同人身上呈现出相似的“色彩感受”,则意味着此时此刻,他们身上存在一段近乎一致趋同的“波纹”频率。
耿煊因此也反应过来,这其实就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知觉能力之下,呈现出来的不同效果。
相较而言,以耿煊自己的判断,“波纹视觉”更加接近本质,更加全面,却也更加复杂,更加难以认知,更加让人无从下手。
而“色彩感受”相较于“波纹视觉”的全面,却只聚焦于一个细微的点,却也更加直观简洁,易于感知,在主观感受与客观实体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
耿煊心中忍不住生出这样的联想。
“要是人体散发出的波纹,所有的频率变化,都可以用类似的方式,甚至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
那每个人就相当于一本可以被随意翻阅的书籍,可以被随意观看的视频。
从身体层面的变化,无论是强弱盛衰,还是健康老病。
亦或者精神层面的变化,情绪的变化,思维的活动,都将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