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在这两日的战斗中,是最积极的,其中一部分,甚至是疯狂的。
因为这样的原因,这三百人的阵亡率,和重伤率,也都是最大的。
“两日鏖战”期间阵亡的一百四十七人,有一半以上都是这三百人“贡献”的。
也正是他们这种积极到疯狂的战斗,登台的一百二十六名“罪人”,其中包括有过坑杀、甚至直接杀害己方队员的“重罪之人”,全部消罪成功。
这也是这一次“领奖者”的人数明明比上一次更多,消耗红运却更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求战心切”、“抢人头”的变多了。
“两日鏖战”,总共歼敌也才五百零七人,“一血获得者”就有三百二十人,更高贡献的“团队精锐”、“团队核心”自然就会锐减。
这在耿煊看来,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未来很可能会因为“抢人头”、“抢贡献”,酝酿出新的矛盾隐患。
不过,这是需要将来去考虑的问题,现目前来说,耿煊还是会继续沿用现在这套贡献评价。
与此同时,“助攻者”也近乎全部消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