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几条主要道路之后,却是一排排紧凑得甚至显得过于狭促的屋舍,土墙泥瓦,屋内屋外的陈设都简陋得过于单调。
由此就可以看出,它也就大门处一片区域看着光鲜。
内里别说与集市相比,与常平坊、万福坊这些毗邻赤乌山的里坊比起来,也是全方位的落后。
唯一比较气派的,是居中一条道路,地面铺着青石板,两侧也都是木石结构的两层房屋。
一直向里走大约一里,有一个面积非常巨大方形场地。
这里被丰泽坊的人称之为“大晒场”,每年秋收前后,这里都是丰泽坊晾晒、储备粮食的重要场所。
此刻,除秋收前后,其他时候都非常空闲的大晒场中,却聚集着密密麻麻的人头。
人们不时就看向大晒场对面那栋远比周边建筑更加高大气派的府邸,眼中充斥着愤怒和焦躁的情绪。
而就在这栋府邸之内的前院之中,聚着近百名男女。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三十多岁到四十多岁的年纪,男子眼中多有血丝,妇人则一个个都是眼眶红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