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这里最初很可能连十米都没有,甚至根本就没有一条道路存在。
完全是人力后天开凿而成。
这条一线峡的形成,既有山川大地的先天造化,也有人类劈山凿石的后天之功。
急掠在一线峡中的耿煊,身形飘忽不定。
前一刻还在谷中,下一刻很可能就已经在右侧沟梁错落的荒丘斜坡上狸纵而行。
再下一瞬,便已在翻过左侧赤乌山的余脉,绕过那些蜿蜒的路线,径直进入下一段峡谷之中。
每一次起落,便掠空数十米。
更关键的是,任何陡峭的悬崖地形,都不能对他形成任何限制。
一线峡的线路是蜿蜒而曲折的。
可耿煊行进的轨迹却近乎是一条直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