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擅长什么科目,不擅长什么科目,他都搞得非常清楚。
然后,再把能互补的人,按照年级凑在了一起,然后发给成员们。
当然,这也只是推荐的意见,也不是强制配对,每个人都可以重新找人帮助自己。
为此,李维德还在社团活动室里留下了一大面空白墙,让需要帮助的学生们,把自己的求助信息挂上墙壁。
事实上,互助社团,主要还是采用了在墙上挂信息的方式配对。
而李维德之所以要筛选一遍资料,给他们推荐配对,其实也只是一个幌子而已。
事实上,他在翻阅一遍这些成员的资料之后,就已经凭借着自己强大的记忆力,把所有成员都了解了一遍!
谁是可用之才,谁将来可以发展成为骨干成员,简直是一目了然……
随着时间的推移,互助社团的运行渐渐步入了正轨。
除了社团经费暂时由斯拉格霍恩教授垫付之外……
没办法,即使斯拉格霍恩教授的面子再大,一种新出现的产品,也不可能马上就能盈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