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靠近带来一阵更清晰的栀子花香,混合着她身上淡淡的、阳光晒过的味道。武修文的心跳漏了一拍,他不动声色地往后靠了靠,拉开一点让他心绪不宁的距离,才耐心地给她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其实原理是相通的。你看,这里设置关卡,需要运用特定的知识点才能拿到‘钥匙’,本质上就是任务驱动学习。语文也可以设置谜面,答案藏在某首诗的意象里,或者某个成语的典故里……”
昏黄的灯光下,两颗脑袋凑在一起,低声交谈着。他的声音低沉温和,她的提问清脆活泼。窗外是渐沉的夜幕与零星初现的灯火,窗内是笔墨纸张的沙沙声和着彼此清浅的呼吸。没有过多的甜言蜜语,却自有一种脉脉的温情在静静流淌,像无声的溪流,一点点渗入武修文心田的缝隙,将他心头那点因前途未卜而生的寒意和孤寂,悄悄驱散,温暖地包裹起来。
他知道,她都懂。懂他对教育那份近乎执拗的抱负,也懂他深藏心底、从不轻易示人的不安。她正用这种细腻无声的陪伴,告诉他——你不是一个人在这条路上跋涉。
这天,他刚把最终定稿的教学计划锁进抽屉,仿佛完成了一个重要的阶段使命,轻轻舒了一口气。手机就在这时候响了起来。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他犹豫了一下,指尖在接听键上停顿片刻,才划开屏幕。“喂,您好?”
“是武修文武老师吗?”电话那头是一个中年男声,带着显而易见的激动和客气,甚至有点语无伦次,“武老师,您好您好!我是陈晓鹏的爸爸,陈志强!哎呀,冒昧打扰您了!这次期末考试,真的太感谢您了!我们家晓鹏,数学从来没考过这么高的分数!九十六分啊!他回来高兴得不得了,抱着卷子看了一遍又一遍,说现在最喜欢上数学课了!以前提到数学就头疼的孩子,现在居然主动找题做!这……这简直是奇迹!”
陈晓鹏?武修文在脑海里快速搜索着,是那个坐在教室中间,平时有些内向,发言声音不大,但眼神很专注,思维很缜密的男孩。他记得有一次课上,陈晓鹏用一种他没想到的巧妙方法解出了一道思维拓展题,他还当众表扬了他,那时男孩脸上绽放出的光彩,异常耀眼。
“陈先生您太客气了,”武修文连忙谦逊地回应,心底却因这突如其来的、炽热的肯定而涌起一股暖流,“是晓鹏自己聪明又努力,肯下功夫,悟性也好。我只是稍微引导了一下。”
“不不不,武老师,真的是您教得好!”陈志强的语气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信赖,“孩子回来天天念叨,说您上课特别有意思,讲得深入浅出,他都能听懂!您还经常鼓励他们,说错了也没关系。我们做家长的,看到孩子学习进步,考了高分,当然高兴!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眼里有光了!这比什么都强!武老师,您是有水平的老师!是用心在做教育的好老师!我们家长都支持您!”
又聊了几句,对方再三表达感谢后,才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