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章:诗歌激励(上) (2 / 6)

作者:杏琳 最后更新:2025/11/11 15:05:57
        他艰难地承认,声音干巴巴的。解释的话涌到嘴边:送诗娴回家,仅此而已!

        可看着黄海涛那双看不出情绪、却深不见底的眼睛,他忽然觉得任何解释在此刻都苍白无力,甚至显得刻意。他抿紧了唇,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只剩下沉默的等待。

        黄海涛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在他脸上逡巡,带着审视,带着估量,仿佛要穿透他这副教师的外壳,看清里面那个从贫困山区挣扎出来的灵魂底色。那目光里没有愤怒,没有鄙夷,甚至没有明显的敌意,只有一种纯粹的、近乎冷酷的探究。这种纯粹的审视,反而比任何激烈的情绪更让武修文感到窒息和无所遁形。

        时间在沉默的对峙中缓慢流淌,每一秒都被拉得无比漫长。远处操场上传来几声学生追逐嬉闹的模糊叫喊,近处树上的蝉鸣依旧聒噪,但这所有的声音都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模糊不清。

        黄海涛终于再次开口,依旧没什么波澜:“诗娴年纪小,从小被家里惯着,没经过什么事!”他顿了顿,目光沉沉地压着武修文,“心思也单纯,她不懂外头那些弯弯绕绕,也分不清什么人该近,什么人该远!”

        这话像一把裹着棉布的钝刀子,缓慢地割在武修文心上……

        没有明指,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指向了他:一个“外人”,一个需要被“分清远近”的人。那巨大的、横亘在他和诗娴之间的鸿沟——山区的贫瘠与渔港的富足,客家人的沉默与本地人的热烈,体制外的飘摇与家族根基的稳固——从未像此刻这般赤裸裸、血淋淋地摊开在他面前。他感觉自己像个误入别人花园的乞丐,手足无措,满身泥泞。

        “我明白!”武修文听到自己的声音,低沉得有些陌生,带着一种认命般的平静。

        除了这三个字,他还能说什么?

        黄海涛似乎对他的回答还算满意,或者,他根本不在意武修文如何回答。他最后深深地看了武修文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仿佛包含了警告、提醒,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武修文无法解读的情绪。然后,他什么也没再说,只是随意地挥了下手,动作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结束意味,仿佛在驱赶一只无关紧要的飞虫。

        他转身,迈开步子,高大的身影很快融入了校门外更深沉的暮色里,消失不见。那棵被碾灭的烟头,像一个小小的、丑陋的伤疤,烙在武修文脚边的水泥地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