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种情况,付前的选择是自行观察推导。
比如说哈莉特,还有刚才的人形流体。
前者明显比上次见到时情况严重得多,而那个诡异流体受刺激爆发后,快速攀升的压迫力,明显也很不寻常。
教团精心设置的这场噩梦,果真如同前面说的温床,对“污染”具有良好的培育作用,甚至因此对应到它们的源头。
既然如此,理论上来说一直处于燃霜状态下的自己,应该出现更多关于暗月的痕迹——然而没有。
一直等到刚才,付前依旧没有观测到哪怕一丝这样的异常。
针对这种情况,他的选择是加大运动量,跟另一个污染源头直接对抗。
还是当着一个灵敏探测器的面。
以此最大限度增加自身“暴露”的概率。
……
看得出来,付前的问法给不止一位观众带来了不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