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学民了,其他我们外文局,一年到头也发表不了几篇外文稿子!”冯父冲着冯母笑了一句,解释道,“学民这篇稿子,人家是按每单词十五美分的稿费结算,销量分成是万册五十米金。”
“他那边稿子一万两千单词左右,光篇幅就有一千八多的外汇米金,首版说是印了二十万册,提前结算了一千的外汇米金。”
这外汇稿费确实好赚,一篇稿子相对而言,跟国内比可能有几十倍的差距。
可怎奈能写外文稿子的作家,我们国内少啊!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青黄不接。
以前老牌作家一般都多转为学术研究,创作的少,投外面发表的就更少。
而且他们要投,也是奔着精于求精,奔着得奖去的,完全不在乎什么稿费不稿费。
所以即便外面给过稿了,都基本是白嫖,咱们的作家主动要求不要稿费,甚至不惜自费。
图的就是一个国际名誉,咖位。
而年轻一代,因为十几年的耽误,别说让他们写外文稿子,就是能认识几个外文单词,就已经是个中翘楚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