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考虑一下,等你手里这个中篇写完后,投哪个外文刊物!”
说着,老周从他那抽屉里,取出了一沓印有外文的信封,递给了程学民。
“这次约稿函,比之前又多了几家?”
程学民接过信件,发现这最少得七八封吧?可他之前满打满算,也就投了五家,也先后收到了那五家的后续约稿。
可怎么又多了几家?
“可不止这几家!”老周点头,笑着说道,“学民你现在算是打出了名堂,向你约稿的外文刊物,一个月我们能收到十来封。”
“这些还是我们审查过的,没有涉及敏感话题的,还有一些过线太敏感的,我们就直接给严词拒绝,打回去了!”
老周说的没错,这些外面进来的约稿函,他们外事处肯定要提前拆开,审查里面的内容,以防外面敌特势力的渗透。
“这几家诚意都不错,给的稿费也相对比较好,学民你回去跟你老丈人商量商量一下,结合刊物的影响力往期销量和稿费情况,选一家投稿!”
本来老周是想,谁给的稿费价格高,就给哪家,毕竟一切都为了创汇任务,不寒碜。
但也要考虑刊物本身的咖位跟销量问题,否则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刊物,要销量没销量,要影响力没影响力,光给得高稿费价格,画大饼也是完全没有用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