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老,可以的!”程学民接过话头,点头继续说道,“我的思路是这样的!”
“我想通过主人公陈焕生进城遇到一段段奇遇,从而刻画出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农民,虽然背负着历史因袭的重负而步履维艰,却终于迈出了走向新生活的第一步,从而形象地概括了农村现实生活发生的可喜变化,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给广大农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巴老您看了开头,知道文中的陈奂生已经摘掉‘漏斗户主’的帽子,‘屯里有米,橱里衣’,抽空还可以进城卖农副产品。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他开始渴望过精神生活,希望提高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于是总想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过的事情’,这事终于在他上城时‘碰’上了!
……
陈奂生这种精神,可能跟鲁迅笔下的阿Q似乎有着血缘关系,从而体现作品的题旨所在,通过对陈奂生精神世界的严肃探索,反映对我国农民命运的深沉思考,升华改开后给农民带去的变化与生活的提升……”
程学民一口气,把他致敬这篇《陈焕生进城》的初衷,以及对这篇文章的感想看法思考,一并说了出来。
听得在座的巴老冯父陈书民李晓琳他们各个都陷入了沉思,就是看着稿子的汤老这个老蹬,也是诧异的抬头,看向程学民。
“好!”
许久之后,巴老惜字如金的说了一个‘好’字,随即又是跟着说道:“学民,你这篇稿子立意很深远,我希望你尽快完稿写出来,我好带回去响应宣传口子的指示,下月中旬发表见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