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恒昌书院,虽说无偿入学,一者藏书不多,二者学问底蕴总归不算丰厚。
而赵龄老爷子所言,更是满足了多数人的心愿,无偿助人识文断字,敢问市井百姓谁能经受得起此等诱惑?
这样对比之下,恒昌书院仿佛更加一无是处。
姑且不论恒昌书院开课以后,在恒昌书院未出现以前,穷酸秀才仍旧比比皆是,又有几人得志?
相反,只要可识文断字,不说从政一事如何,起码在经商一事上也有了几分底气,即便不会走上从政经商的道路,只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可能识文断字亦是一个有学问的农民。这一点更能切身实地的解决掉百姓心中空虚。
南岭书院开课,势必削弱恒昌书院在南方大地的影响力。
何为百姓?谁给口吃的,谁就是爹娘父母。
开课当日,无数学子涌入书院之中,其中不乏大量的寒门学子,老百姓们都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南岭书院属于南方,南人总归还是多照料南人的。
玉华山顶,有一凉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