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燧斥候,倍加戒严。沿边烽堠,每烽增狼烟三束、柴薪五车,昼夜轮值,双哨瞭望。凡有异动,不拘昼夜,举烽鸣镝,六百里加急驰报!斥候队分作三班,轮番出塞,远探百里,凡山川险易、灵气聚散、水源草场,悉数绘图记档,要在四日之内完成,时间紧急,务必轮班加点。”
“这些是高大人送来的器具,能够将武者之力转换,以蛮力推动工程进度,你们拿下去仔细参研,将之用在建设之中,定能事半功倍,极大加快进度,留下更多时间用来整备军武,着阵法师率通晓符箓、堪舆之士,依北斗七曜之位,深植阵基灵柱九根于关墙之下,柱以玄阴铁母为骨,铭‘镇岳’、‘禁空’古篆,深埋三丈,引地脉灵气为源,务求根基稳固,灵气贯通。”
之后,他一言一语,对着唤来的那些人各自下令,整座边关之中,关防大阵之维系、高手侦防之调度、镇守精锐之统御,尽数在杨凌心中,胸有成竹,一言一语之间充斥着自信,以及对这些事情尽在掌握的‘自信’。
没错,高见从杨凌身上看见了极度的自信,此人对自己的安排毫无任何疑虑,仿佛即将到来的许多高手以及斩首行动一点忧虑都没有。
在这种自信之下,就连周围身陷绝境的那些杨凌的部下,在此刻都显得一点压力都没有,仿佛他一个人就能够顶得住所有的压力,仿佛所有的事情都不会有似的。
所谓‘大将之风’,恐怕就是这样,且不说杨凌的主张,单单就看他现在的样子,就知道此人绝非池中之物。
等了一会,他将所有的事情安排完毕之后,又看向众人,最后说道:“我今日即随高大人出塞,如遇大事,暂由覃隆先生安排,凡遇敌高手袭扰、大阵运转阻滞、等紧急事态,便宜行事,先斩后奏。”
周围许多人,旋即领命,各率部属,如臂使指般调动起来,整个边关,看不出一点绝望气氛笼罩,反而充满了希望之气。
等到大家都领命离去,高见才感叹道:“杨凌,你这身本事,如果是用在神朝上,怕是要平步青云啊。”
这般本事,如果正儿八经的在神朝所用,估计会让人很头痛吧。
但杨凌却哈哈大笑,转过身去,边走边说:“哈哈,高大人,我在神朝,可没藏过自己的本事,毕竟神朝可没有姓杨的世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