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右武卫的生意可以口头约定,因为双方合作过数次,彼此认可信用,加之有段晓棠居中调和。
        右屯卫退一步,哪怕只是一张没有实际约束力的契约,但祝明月态度要摆出来。
        元德寿发挥一个官场老油条的基本素质,“契约上不写衣裳鞋袜,写……”
        他们做的事到底游走在灰色地带,民不举官不究,但落实到纸面上,终究是个把柄。
        徐达胜猜到他的顾虑,解释道:“长史不必忧心,我们恒荣祥卖毛线制品,主业是做毛衣毛裤毛袜和毛线鞋子的。”
        元德寿迟疑一瞬,徐达胜补充道:“从来没有拿这些东西当军需的。”写明了也没事。
        因为是新事物,价格高昂,一套全包下来,能换好几年的衣裳。
        徐达胜多年商场经验,不肯在契约上留漏洞。特意注明是经由元德寿提供的材料制作,否则那天“反咬一口”,让他交出五千套毛线制品,不得亏死。
        他送布就做布衣布鞋,要是送来的毛线,就做毛衣毛袜,交接的单子上会落实。
        实物与契约一对照,就知道是玩的文字游戏。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dezhong365.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